|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 2021, Vol. 37 ›› Issue (1): 40-44.doi: 10.12047/j.cjap.0078.2021.103
崔闫1, 孙兴国, 慈政1,2, 葛万刚1, 李浩1, 王桂芝1,2, 朱嘉宝1,3, 李银俊1,4, 邓维1,5, 马铭欣1,6, 陈荣1,6, 黄燕1,6, 邹昱馨1,7, 谭晓越1, 刘方1
CUI Yan1, SUN Xing-guo, CI Zheng1,2, GE Wan-gang1, LI Hao1, WANG Gui-zhi1,2, ZHU Jia-bao1,3, LI Yin-jun1,4, DENG Wei1,5, MA Ming-xin1,6, CHEN Rong1,6, HUANG Yan1,6, ZOU Yu-xin1,7, TAN Xiao-yue1, LIU Fang1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发现不同通气模式下动脉血气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心功能正常,需要连续监测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患者6 例,4男2女,年龄(59.00±16.64)岁,体质量(71.67±10.37)kg,左心射血分数(LVEF)(61.33±2.16)%。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别于正常呼吸、憋气20 s以及高潮气量过度通气状态下连续15~16次心跳桡动脉、颈静脉逐搏取血,测定PO2,用于分析三种呼吸状态下动、静脉血气的变化特点。分别比较患者相邻最高和最低值,以验证三种呼吸状态下动、静脉血气是否都存在周期性波浪式信号变化;此外,将患者动、静脉血气周期性波浪式信号的变化幅度进行统计学t检验分析,比较有无差异。结果: 共6例ICU 住院监护患者, 抽取动、静脉血液充满肝素化细长塑化管需要15~16次心跳,即取血需要15~16次心跳,全部覆盖超过2个呼吸周期。患者正常呼吸、憋气20 s以及高潮气量通气状态下动脉血气中PaO2呈现波浪式变化,幅度分别是(9.96±5.18)mmHg,(5.33±1.55)mmHg和(13.13±7.55)mmHg,分别是各自均值的(8.09±2.43)%,(5.29±2.19)%,(10.40±2.68)%,高通气量呼吸模式波浪式变化幅度大于正常呼吸模式(P<0.05),正常呼吸模式波浪式变化幅度大于憋气状态(P<0.05)。正常呼吸、憋气20 s以及高潮气量通气状态下静脉血气中PO2未呈现波浪式变化,幅度分别是(1.63±0.41)mmHg,(1.13±0.41)mmHg和(1.31±0.67)mmHg,分别是各自均值的(3.91±1.22)%,(2.92±1.12)%,(3.33±1.81)%,都显著低于同状态下动脉血气,但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分别于三种通气状态下采用连续逐搏动脉取血血气分析法证实,患者高通气状态呼吸时动脉血气的周期性波浪式变化信号增强,憋气时波浪式呼吸变化信号变弱,而静脉血氧分压波浪式变化幅度于三种呼吸状态下都不明显。说明肺通气导致肺换气是影响动脉血液波浪式信号幅度的直接决定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编辑部 京ICP备16058274号-1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邮编:300050 电话:022-23909086 E-mail:editor@cja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