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05-2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管理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Select
H102对转基因AD小鼠脑内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王超, 袁小涌, 孙凤仙, 蒋方, 徐淑梅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193-197.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01
摘要
PDF
(1195KB)
目的:
研究β片层阻断肽H102对转基因AD小鼠脑内NF-κB通路相关蛋白活性及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30只8周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另选15只同周龄同背景的C57BL/6J小鼠设为对照组(
n
=15)。给药组每日经鼻腔给予H102溶液5
μ
l (5.8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空白辅料溶液。给药16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空间参考记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技术测定小鼠脑组织内β样淀粉样蛋白(Aβ
1-42
)、核因子-κB (NF-κB)、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IκB蛋白激酶(IKK)及其磷酸化蛋白(p-NF-κB、p-IκB、p-IKK)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 3)蛋白的表达。
结果:
①Morris水迷宫测试:模型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给药组较模型组显著提高(
P
<0.05)。②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组织内Aβ
1-42
、p-IKK、p-NF-κB、p-IκB、核内NF-κB及iNOS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给药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
<0.05)。
结论:
H102可抑制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内NF-κB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明显改善转基因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AdipoRon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治疗及其可能的肝脏机制
肖敏, 屈小虎, 李长西, 吕聚坪, 史杨, 谢克俭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198-201.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02
摘要
PDF
(989KB)
目的:
观察口服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肝脏的影响。
方法:
4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高糖高脂饲养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二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DM)组,低剂量AdipoRon治疗(DM+L)组,高剂量AdipoRon治疗(DM+H)组(
n
=10)。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HE染色镜下观察肝细胞形态学变化;实时定量荧光PCR法检测肝脏中肝糖类相关基因(PEPCK)的表达。
结果:
与DM组小鼠比较,DM+H组和DM+L组小鼠ALT、AST、ALP、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水平均降低(
P
<0.05);与DM组小鼠比较,DM+H组小鼠和DM+L组小鼠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浓度显著下降(
P
<0.05),而肝组织葡萄糖-6-磷酸酶(G-6-P)活性DM+L组小鼠显著下降,DM+H组小鼠无显著差异;与DM组小鼠比较,DM+H组小鼠肝组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 mRNA表达显著降低(
P
<0.05),而DM+L组小鼠无显著差异。
结论:
给予AdipoRon治疗的小鼠血糖降低,ALT、AST、ALP的水平及G-6-P和PEPCK的表达下降,表明AdipoRon对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糖尿病小鼠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单个核细胞CCR2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杜瑞雪, 叶平, 颜光涛, 邓子辉, 梁文涛, 郭子宽, 张红红, 耿淼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02-206.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03
摘要
PDF
(1207KB)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单个核细胞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R2)表达的影响及上游机制。
方法:
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例。予瑞舒伐他汀5~20 mg/d治疗。在基线、3月时采集血标本,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脂水平;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学检测单个核细胞上的CCR2表达;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CCR2、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β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PPAR β蛋白的表达。
结果:
瑞舒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
P
<0.01),MCP-1及单个核细胞CCR2表达显著下降(
P
<0.05),PPAR β 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前增加(
P
<0.05)。
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PPAR β途径降低MCP-1,抑制单个核细胞CCR2的表达。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薯蓣皂苷对大鼠心肌收缩与钠-钙交换体的影响
杨帆, 韩钰, 丛恬(马先), 康毅, 李燕, 孙凯, 尹永强, 娄建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09-213.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05
摘要
PDF
(1355KB)
目的:
观察薯蓣皂苷(Dio)对大鼠心肌收缩作用以及胞内Ca
2+
浓度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与Na
+
-Ca
2+
交换体(NCX)的关系。
方法:
采用Langendorff逆行主动脉灌流法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灌流,利用压力感受器插管法测定左心室相关心功能参数,记录及其在应用NCX选择性抑制剂SEA0400情况下对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
max
)以及心率(HR)的影响;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薯蓣皂苷及SEA0400对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内Ca
2+
浓度的影响。
结果:
离体心脏灌流结果显示,1
μ
mol/L Dio可显著增加LVSP,增加约19.7%(
P
<0.01);增加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
max
),增加约9.6%;激光共聚焦测定Ca
2+
荧光强度实验结果显示:1
μ
mol/L Dio可使H9c2细胞中Ca
2+
相对荧光强度增加(
P
<0.01);而在SEA0400存在的情况下,1
μ
mol/L的Dio使细胞内Ca
2+
相对荧光强度变为(17.09±0.63),给予Dio后差异有显著性(
P
<0.01)。在细胞液中无Ca
2+
或无Na
+
时,给予1
μ
mol/L的Dio使Ca
2+
相对荧光强度减小,与给予1
μ
mol/L的Dio差异有显著性(
P
<0.01)。
结论:
Dio可增加左心室收缩压和最大上升速率,表现正性肌力作用;Dio可使细胞内Ca
2+
浓度增加,其作用机制与增加Na
+
内流,促进NCX反向转运有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儿茶酚抑素在大鼠肾性高血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丁露, 郑青青, 李洋, 陈宣颖, 陈然, 王雪瑞, 龚永生, 范小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14-218.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06
摘要
PDF
(1132KB)
目的:
观察儿茶酚抑素(CST)在两肾一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中的表达改变,并初步探讨其对肾性高血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n
=15)和肾性高血压模型组(Model组)(
n
=21)。Model组采用两肾一夹(2K1C)手术法建立肾性高血压模型,Sham组手术操作同Model组,但不结扎左肾动脉,每周动态监测大鼠尾动脉血压。6周后各组大鼠行颈总动脉插管测定动脉压,Model组再随机分为2K1C组(
n
=15)与2K1C+CST组(
n
=6)。2K1C+CST组经颈外静脉一次性给予CST (80
μ
g/100 g·BW),Sham组与2K1C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经测血压、采集血标本后被处死,称取左心室加室间隔(LV+S)重量,计算(左心室+室间隔)/体重;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测定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ELISA法测定血浆CST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及心室肌一氧化氮(NO)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延髓、肾上腺髓质、左心室和肾脏的嗜铬蛋白A (Chga)及左心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量。
结果:
①与Sham组相比,2K1C组大鼠尾动脉压显著升高,左心室明显肥厚(
P
<0.01);血浆NE含量增高246%(
P
<0.01),CST水平降低56%(
P
<0.05);延髓Chga含量增高108%,左心室和肾脏分别降低60%和30%(
P
<0.05);左心室NO含量增高46%,血浆NO含量增高24%(
P
<0.05);左心室eNOS、iNOS蛋白表达分别增高66%和40%(
P
<0.05);②外源性CST显著降低2K1C大鼠颈总动脉压(
P
<0.05);③与2K1C组相比,2K1C+CST组左心室和血浆NO含量分别增高35%和19%(
P
<0.05);左心室eNOS蛋白表达高50%(
P
<0.05),而iNOS表达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
两肾肾性高血压时大鼠CST表达下调,外源性CST可能通过NO/NOS系统降低肾性高血压的作用,推测CST可能与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厄贝沙坦对抗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作用及机制
张冠军, 张蔚屏, 王开成, 于影, 谢雪峰, 高琴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21-224.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08
摘要
PDF
(1096KB)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抗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并分析细胞外调节信号激酶(ERK)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两组:正常对照组(CON,
n
=10),实验组(
n
=22)。实验组糖尿病造模成功20只,随机分为2组(
n
=10):糖尿病组(DM)、厄贝沙坦+糖尿病组(Ir+DM)。8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计算各组大鼠体重(BW)、心体比(H/B)和左室重量指数(LVWI);Masson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及纤维化的发生;ELISA检测心肌组织胶原Ⅰ(colⅠ)、胶原Ⅲ(colⅢ)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ERK1/2、p-ERK1/2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CON组相比,DM组大鼠FBG水平、H/B、LVWI显著升高,体重显著减轻,colⅠ、colⅢ含量显著增加,心肌组织p-ERK1/2蛋白表达及p-ERK1/2/ERK1/2比值增加(
P
<0.05,
P
<0.01),ERK1/2无明显变化。Masson染色显示DM组心肌胶原纤维粗大,交织成网状,排列分布不均,沉积增多。与DM组大鼠相比,厄贝沙坦干预后大鼠体重明显增加,H/B、LVWI、心肌组织colⅠ、colⅢ含量明显降低(
P
<0.05,
P
<0.01),p-ERK1/2蛋白表达及p-ERK1/2/ERK1/2比值降低(
P
<0.01),且心肌形态改善明显。
结论:
糖尿病可诱导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厄贝沙坦可通过抑制ERK的活化减轻糖尿病诱导的心肌纤维化损伤。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耐力训练对ApoE
-/-
致AS小鼠IL-18和IL-10表达的影响
王敏, 刘善云, 张洪侠, 王亚慧, 刘凯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25-228.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09
摘要
PDF
(945KB)
目的:
深入观察耐力训练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
-/-
)致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白介素18(IL-18)和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运动防治AS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8周龄雄性ApoE
-/-
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
n
=10):AS模型组(AC组)和运动干预组(AE组),AE组进行跑台耐力训练;选取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C组)。实验持续12周,取主动脉制作冰冻切片,分别用于观察主动脉AS斑块和病理变化以及主动脉IL-18、IL-10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IL-10水平。
结果:
①12周高脂膳食致ApoE
-/-
小鼠发生典型的AS病变,耐力训练使AS斑块面积显著减少(
P
<0.01),病变程度显著减轻。②与CC组比较,AC组、AE组小鼠血清IL-18和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
P
<0.01),且AC组IL-18/IL-10比值显著升高(
P
<0.01)。AE组血清IL-18水平及IL-18/IL-10比值均显著低于AC组(
P
<0.01)。③与CC组比较,AC组、AE组小鼠主动脉IL-10和IL-18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
P
<0.01),AE组IL-10表达显著高于AC组(
P
<0.05),IL-18表达显著低于AC组(
P
<0.05)。
结论:
耐力训练通过降低血液和主动脉IL-18及提高IL-10水平,增强了主动脉血管抗炎能力,从而发挥抗AS的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参麦注射液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朱铁梁, 郭一沙, 杨波, 李亮, 陈辉, 高文远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30-233.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11
摘要
PDF
(911KB)
目的:
通过观察参麦注射液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水平和一系列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方法:
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用基础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3组(
n
=10):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参麦注射液组。对照组用基础饲料喂养,模型对照组和参麦注射液组用高脂饲料喂养,每周测定动物体重一次。参麦注射液组每天给予2次参麦注射液10 ml/kg,连续灌胃45 d。之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丙二醛(MDA)、脂蛋白酯酶(LPL)和肝酯酶(HL)活性。
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血清中TC、TG、LDL-C和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01),而HDL-C、SOD、GSH-Px、LPL和HL水平明显降低(
P
<0.01)。参麦注射液组大鼠体重、血清中TC、TG、LDL-C和MDA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01),而HDL-C、SOD、GSH-Px、LPL和HL水平明显升高(
P
<0.05,
P
<0.01)。
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高脂模型大鼠的血脂具有较明显的调节作用,并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急性冷暴露对大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P-1和AQP-5表达的影响
林阳生, 张莉, 杨华, 张莹, 李曦, 张永强, 杨丹凤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34-237.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12
摘要
PDF
(1538KB)
目的:
探讨急性冷暴露后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以及对水通道蛋白-1(AQP-1)和AQP-5表达的影响。
方法:
1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室温(23℃±2℃)对照组和-25℃ 2 h冷暴露组(
n
=6);记录冷暴露后大鼠直肠温度;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肺组织AQP-1和AQP-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急性冷暴露后大鼠的体心温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P
<0.05);肺组织超微结构亦发生改变,基底膜明显增厚,肺泡I上皮细胞(AT-I)核固缩,肺泡Ⅱ上皮细胞(AT-Ⅱ)胞浆空泡化增多;冷暴露后大鼠肺组织AQP-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AQP-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
P
<0.05)。
结论:
急性冷暴露肺组织AQP-5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与寒冷暴露引发肺组织结构损伤可能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激活SUR2B/Kir6.1通道扩张肺微动脉的分子机制
陈筠, 王尚, 崔文玉, 龙超良, 张雁芳, 张浩, 汪海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38-241.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13
摘要
PDF
(1356KB)
目的:
以ATP敏感性钾通道(K
ATP
) SUR2B/Kir6.1亚型开放剂埃他卡林(Ipt)为工具药,研究激活SUR2B/Kir6.1通道扩张肺微动脉作用特征,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利用离体微血管压力-直径监测灌流技术,检测Ipt对大鼠四级肺微动脉的舒张效应(
n
=6~8),观察内皮损伤后或用K
ATP
通道拮抗剂格列苯脲(Gli)、环氧合酶(COX)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ω-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预孵后肺微动脉舒张率的变化。
结果:
Ipt能够扩张肺微动脉,最大舒张率为(60.53±2.08)%。内皮细胞损伤后,Ipt扩张肺微动脉作用明显减弱,最大舒张率为(9.47±1.56)%,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1)。预孵Gli、Indo、L-NAME后,最大舒张率分别下降为(17.49±1.47)%、(37.00±3.88)%、(24.91±2.30)%,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1)。
结论:
其选择性开放K
ATP
通道SUR2B/Kir6.1扩张肺微动脉作用具有内皮细胞依赖性,与其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PGI
2
)相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筋骨草提取物抗运动疲劳的作用
文婷, 皮建辉, 谭娟, 胡朝暾, 向德标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45-249.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15
摘要
PDF
(924KB)
目的:
探讨筋骨草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
方法:
将12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平均分成安静组、运动组、阳性对照组和筋骨草低、中、高剂量组(
n
=10)。其中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按100 mg/kg、200 mg/kg、400 mg/kg体重连续灌胃筋骨草提取物30 d,阳性对照组小鼠按200 mg/kg体重灌胃西洋参胶囊颗粒,安静组和运动组小鼠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动物试验结束后,分析各组小鼠运动力竭时间、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包括血乳酸、血尿素氮、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肝糖原与肌糖原含量,以及股四头肌、肝脏和心脏组织的抗氧化指标(包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丙二醛)。
结果:
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运动力竭时间、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血糖浓度、肝糖原与肌糖原含量,以及器官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均明显高于运动对照组,而血清乳酸含量、血清尿素氮、血清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含量,以及器官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运动对照组,中剂量的筋骨草提取物的作用效果优于同剂量的西洋参胶囊颗粒。
结论:
筋骨草通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功能而达到抗运动性疲劳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Nrf2/ARE通路介导右美托咪定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袁培根, 薛彬彬, 林碧, 赵喜越, 周森, 胡一, 包财盈, 林丽娜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50-254.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16
摘要
PDF
(1290KB)
目的:
观察Nrf2/ARE通路在右美托咪定(DEX)预处理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2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
n
=7):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I/R+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DEX组)、I/R+DEX+阿替美唑组(Atip组)。Atip组在麻醉后腹腔一次性给予Atip (250
μ
g/kg)和DEX (25
μ
g/kg),Sham组和I/R组在麻醉后腹腔给予相应体积生理盐水,DEX组给予相应体积DEX和生理盐水,30 min后单侧股部切口,无创动脉夹夹闭股动脉,侧支循环用橡皮筋以恒定张力结扎,缺血3 h后去除动脉夹及橡皮筋,开放2 h后,取大鼠血清测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取部分腓肠肌,测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Western blot检测胞核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胞浆HO-1蛋白;免疫组化检测胞核Nrf2、胞浆HO-1蛋白和光镜观察骨骼肌形态;同时切取少量腓肠肌进行湿干比检测。
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组湿干比、MDA、LDH、CK、Nrf2、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P
<0.05),SOD活性显著降低(
P
<0.05);与I/R组相比,DEX组湿干比、MDA、LDH、CK明显降低(
P
<0.05),SOD、Nrf2、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多(
P
<0.05);与DEX组相比,Atip恰能扭转DEX的这种作用,Atip组各指标与DEX组有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Nrf2蛋白存在于大鼠的骨骼肌中并且DEX可以通过α2受体上调核内Nrf2水平,使Nrf2下游的HO-1保护蛋白增多,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生物标记物时序性特征的代谢组分析
李蕾, 金其贯, 胡振东, 薛鹏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55-259.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17
摘要
PDF
(1054KB)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大鼠在运动干预不同时点的血清生物标记物组合特征。
方法:
100只SD大鼠,随机选取90只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40 mg/kg体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模,稳定1周后,71只大鼠成模。最后进入实验共81只大鼠。实施三个时点游泳运动干预(2周、4周和8周)。实验设计共分8组,具体如下:正常对照组(C
0
组,
n
=10);糖尿病模型对照组(DC
0
组,
n
=10);糖尿病模型对照2周组(DC
2
组,
n
=10);糖尿病模型对照4周组(DC
4
组,
n
=10);糖尿病模型对照8周组(DC
8
组,
n
=9);糖尿病运动干预2周组(DE
2
组,
n
=11);糖尿病运动干预4周组(DE
4
组,
n
=10);糖尿病运动干预8周组(DE
8
组,
n
=11)。采用UPLC/Q-TOF MS技术对大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分析运动干预三个时点血清生物标记物的组合特征。
结果:
依据变化倍数大小排列组合,形成运动干预三个时点的血清生物标记物组合。这些血清生物标记物组合中,大部分差异性物质在不同时点同时出现,但变化倍数有明显不同。2周时点单甘油酸酯的变化倍数最明显,4周时点葡糖酸的变化倍数最明显,4~8周时点二十碳五烯酸、亚麻酸含量可回归至正常水平。
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运动干预不同时点血清生物标记物组合呈现出一定特征。二十碳五烯酸、亚麻酸是运动干预三个时点中上调显著的共同物质,单甘油酸酯、葡糖酸、丙基肉碱、精氨酸、1-磷酸鞘氨醇是三个时点中下调显著的共同物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骨骼肌钝挫伤恢复过程中HIF-1α、AMPKα2表达的改变
温含, 葛新发, 董贵俊, 庞洪波, 张力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60-263.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18
摘要
PDF
(950KB)
目的:
观测大鼠骨骼肌钝挫伤(SMBI)恢复进程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AMPKα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探讨SMBI恢复可能生物学机制。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另42只大鼠重物砸伤后肢小腿建立钝挫伤模型后分7组(
n
=6),造模后各组分别在伤后12 h、2 d、5 d、7 d、10 d、15 d、30 d取材,检测小腿三头肌HIF-1α、AMPKα2表达的变化。
结果:
损伤后12 h HIF-1α、AMPKα2表达均明显升高,在伤后15 d开始回落接近正常;HIF-1α、AMPKα2表达的峰值出现在伤后2 d内,伤后5 d后表达量开始下降;除HIF-1α mRNA在伤后2 d组表达出现峰值外,其余时间点二者mRNA与蛋白表达时程变化基本一致。
结论:
SMBI后,HIF-1α、AMPKα2可能通过参与调解缺氧适应、肌细胞再生、能量代偿起到促进伤后恢复的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湿热应激和习服对小鼠气道黏液分泌的影响
赖鹏华, 单晓梅, 卢大为, 李鹏程, 何宽其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66-269.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20
摘要
PDF
(1418KB)
目的:
通过观察高温高湿环境暴露下小鼠气道黏液分泌相关蛋白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探讨应激和习服在湿热环境中对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
方法:
45只BABL/c小鼠随机分成5组(
n
=9):对照组、湿热1组、湿热2组、湿热3组、湿热4组。对照组普通环境饲养,7 d后处死。其余各组置入气候箱接受湿度(95±5)%,温度(33±0.5)℃的高温高湿刺激,第12小时处死为湿热1组,第24小时处死为湿热2组,第4天处死为湿热3组,第7天处死为湿热4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黏蛋白5AC (MUC5A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5(AQP5)蛋白表达。
结果:
把小鼠置入高温高湿环境后,小鼠肺组织在12 h时AQP5增高,在24 h时MUC5AC、EGFR的蛋白表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第7天,MUC5A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05);其余时间段,MUC5AC、EGFR、AQP5蛋白表达均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AQP1蛋白表达在湿热各组均与正常组无差异,与湿热1组、湿热2组比较,湿热3组、湿热4组表达则减弱(
P
<0.05)。
结论:
湿热应激可引起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持续处于该环境则可能产生一系列更复杂的反应。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胍丁胺对大鼠应激性体温升高的抑制作用
熊资, 杨永录, 胥建辉, 卜舒, 罗蓉, 陈冰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70-273.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21
摘要
PDF
(1413KB)
目的:
观察胍丁胺(AGM)是否能降低或反转应激性体温过高反应。
方法:
6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部分,每部分再分为对照组和AGM组。在实验过程中,人工气候箱和开放实验箱内的温度均保持在22℃。①用无线遥测技术连续测量大鼠的体温和活动,观察腹腔注射AGM对安静状态下大鼠正常体温和活动的影响(
n
=8);②将大鼠放置在开放实验箱中60 min复制应激性体温过高的模型,用无线遥测技术连续测量开放实验箱内大鼠体温和活动的变化(
n
=7~8);③用美国哥伦布公司动物代谢分析系统测量AGM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n
=7)。
结果:
①腹腔注射AGM 80 mg/kg能引起正常大鼠出现明显低温反应(-0.46±0.11)℃,而注射AGM 40 mg/kg则对正常体温无明显影响。②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置于开放实验箱内体温升高达(0.78±0.16)℃;给大鼠注射AGM 40或80 mg/kg后,置于开放实验箱内60 min时,体温则分别降低(0.34±0.11)℃和(0.81±0.14)℃。③AGM 80 mg/kg能明显降低大鼠的耗氧量和产热量。
结论:
AGM能引起正常大鼠出现低温反应和明显翻转应激性体温升高反应,其作用可能与AGM能降低能量代谢有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激活多巴胺I类受体对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分泌NO/NOS的影响
柳磊, 时飒, 李鸿珠, 李弘, 徐长庆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74-277.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22
摘要
PDF
(1423KB)
目的:
探讨激活多巴胺Ⅰ类受体(DR1)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分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NOS)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THP-1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分化,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处理组(ox-LDL),DR1激动剂干预组(SKF),DR1阻断剂干预组(SCH),ERK阻断剂干预组(PD98059);应用油红O染色法鉴定泡沫细胞;硝酸还原法检测NO、NOS的变化情况;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ox-LDL刺激48 h可形成泡沫细胞;DR1在THP1细胞上表达,ox-LDL刺激后,DR1蛋白表达降低(
P
<0.01);激活DR1受体能够明显抑制由ox-LDL引起的NO、iNOS增多(
P
<0.01);在MAPK阻断剂PD98059存在的情况下,SKF的作用部分丧失。
结论:
激活DR1受体可抑制ox-LDL引起的THP-1细胞NO的大量产生,此过程可能由ERK信号通路所介导。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技术方法
Select
Flag和GFP双标记的BK
Ca
通道α亚基表达质粒的构建、鉴定和序列分析
李涛, 程秀丽, 黄文俊, 闫莉, 曹济民, 谭晓秋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79-282.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24
摘要
PDF
(1247KB)
目的:
采用重叠PCR法构建表达质粒,为下一步研究通道功能奠定基础。
方法:
在已有编码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
Ca
)通道α亚单位的表达质粒pcDNA3.1-hSlo的基础上,采用重叠PCR法构建Flag和GFP双标签标记的表达质粒pcDNA3.1-Flag-hSlo-GFP (Flag-hSlo-GFP)。
结果:
构建的表达质粒Flag标签插入BK
Ca
通道的S1-S2胞外环,GFP标签连接BK
Ca
通道的胞内C末端,测序结果证实质粒构建成功。
结论:
成功构建BK通道基因表达质粒Flag-hSlo-GFP,重叠PCR能够很好的用于长片段基因扩增和插入片段的实验。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研究简报
Select
在生理学研究中如何正确估计样本含量
刘一松, 郭春雪, 胡完, 吕辰龙, 胡良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84-288.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26
摘要
PDF
(1008KB)
目的:
引起生理学研究人员对样本含量估计重要性的认识。
方法:
论述样本含量估计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介绍常用的样本含量估计方法以及获取其他样本含量估计方法的途径。
结果:
清楚地表述了估计样本含量必需明白的基本概念、前提条件,并通过实例给出了两种场合下所需样本含量的估计过程和结果。
结论:
在估计样本含量时,必须明确资料将选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处理,并且应满足有关的前提条件,才能得到正确的估计结果。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不同光周期对不同季节无蹼壁虎室旁核精氨酸催产素表达的影响
王志超, 韩菲, 朱秀玲, 杨惠琴, 赵劲松, 鲁亚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06-208.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04
摘要
PDF
(1217KB)
目的:
比较不同光周期、季节、温度对精氨酸催产素(AVT)在无蹼壁虎室旁核(PVN)昼夜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216条雄性成体无蹼壁虎分为活动期组和打破冬眠组,每组再分为3个光周期组,每组昼夜分6个时间点取样,分别对AVT免疫组化阳性细胞在PVN的分布进行观察和统计。
结果:
不同光周期下,AVT阳性细胞数在无蹼壁虎PVN均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但变化的时相和幅度均有区别。
结论:
AVT可能作为PVN输出和整合信号参与调控无蹼壁虎的昼夜节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阿糖胞苷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的影响
张余, 刘英富, 陈旭义, 涂悦, 梁冰, 徐忠伟, 赵永青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18-220.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07
摘要
PDF
(1160KB)
目的:
探讨在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过程中,阿糖胞苷对培养神经元的影响。
方法:
将新生24 h大鼠,分离出海马组织,进行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再将细胞分为阿糖胞苷组和对照组,阿糖胞苷组加入1
μ
mol/L阿糖胞苷,通过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2(Map-2)计算培养神经元的数量,通过台盼蓝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存活率。
结果:
培养第7天,阿糖胞苷组神经元数量为(11±3)个,对照组为(10±4)个,两组无明显差异;阿糖胞苷组神经元细胞在培养第14天时存活率为74%,培养第21天时存活率为49%,而对照组神经元14天时存活率为96%,21天存活率为88%,两组神经元存活率差异明显。
结论:
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时,阿糖胞苷对神经元产量及形态影响不明显,但是由于阿糖胞苷的毒性作用,明显缩短神经元的存活时间,影响长期培养神经元的存活率。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中药延胡索乙素对家兔心脏舒张期与收缩期比值的影响
罗麟梅, 严小波, 刘磊矗, 陈爱萍, 曾航, 文静心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28-229.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10
摘要
PDF
(928KB)
目的:
探索中药成分延胡索乙素对家兔心脏舒张期与收缩期比值的影响。
方法:
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选用中药成分延胡索乙素作实验药物并用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静脉注射后家兔心脏舒张期与收缩期比值(D/S)的变化。
结果:
静脉注射延胡索乙素具有降心率和升高D/S比值的效应,1周后重复实验得到类似结果,而生理盐水没有这种作用。
结论:
延胡索乙素具有降心率和升高D/S比值的作用,但延胡索乙素升D/S比值的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狼疮性肾炎患者肾组织中胎源性微嵌合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郑怡, 张仕锵, 倪瑾瑶, 李慧敏, 马骏, 黄朝兴, 陈国荣, 蔡国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41-244.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14
摘要
PDF
(946KB)
目的:
探讨胎源性微嵌合体(FMc)与狼疮性肾炎(LN)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生育过男胎的24例LN和24例肾小球轻微病变(GML)的女性患者肾活检组织,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细胞中的Y染色体,并收集患者孕育史、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在9例LN和3例GML的肾组织中发现Y染色体阳性嵌合细胞,两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在LN组,嵌合细胞的出现与蛋白尿、血清肌酐、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补体C3、C4水平及SLEDAI评分等之间均无相关(
P
>0.05)。
结论:
FMc在女性LN患者肾组织中的发生频率高于对照组GML患者,但FMc的存在很可能与LN的发病、疾病活动性和进展性无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过表达细胞周期蛋白的Dl对成熟表皮细胞去分化为表皮干细胞的作用
赵阿龙, 叶明, 张翠萍, 马奎, 周云超, 谭志军, 付小兵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63-265.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19
摘要
PDF
(1271KB)
目的:
观察过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对成熟表皮细胞去分化为表皮干细胞的调控作用。
方法:
构建携带CCND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CCND1,将PEGFP-N1-CCND1转染人成熟表皮细胞,5 d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表皮干细胞标志抗原β1整合素和成熟表皮细胞标志抗原CK10的表达变化。
结果:
转染PEGFP-N1-CCND1后,细胞体积变小,核浆比例增大;细胞增殖较快,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增加了4倍(
P
<0.01);表型检测结果显示,转染PEGFP-N1-CCND1组,表达干细胞标志性蛋白β1整合素表达阳性,成熟表皮细胞标志性蛋白CK10表达阴性,而转染空载体组则相反。
结论:
CCND1过表达能够诱导成熟表皮细胞去分化为表皮干细胞。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不同性别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比较
朱欢, 高炳宏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77-278.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23
摘要
PDF
(932KB)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的变化差异,以便为微循环指标更好的应用于运动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
在晨起空腹状态下,用PeriFlux System5000系列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60名不同性别的赛艇运动员(其中男、女各30名)右侧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进行无创测试。
结果:
男子赛艇运动员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基础值大于女子赛艇运动员,其储备能力小于女子赛艇员,但二者差异均不显著。
结论:
赛艇运动员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相关研究可不必针对性别进行分组,若综合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影响因子的变化应针对性别这一因素加以注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脑水肿干湿重法的测定条件分析
李(羽中)瑶, 岳志伟, 刘丽, 黄金贺, 冷丽娜, 司道文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 32 (
3
): 282-283. DOI: 10.13459/j.cnki.cjap.2016.03.025
摘要
PDF
(914KB)
目的:
分析干湿重法测定脑水肿的温度条件和时间条件,探讨优化测量方案。
方法:
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4):取脑组织称其湿重,分别连续烘烤16 h,用于不同温度条件下60℃、90℃、110℃的干湿重法脑水肿测定,检测不同时间点脑组织重量变化以及重量差值变化情况。
结果:
在不同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脑组织重量逐渐减轻;温度在110℃条件下,9 h两次称量干重之差小于0.0002 g,已经烘烤至恒重;90℃温度条件下12 h至恒重;60℃温度条件下15.5 h至恒重。
结论:
干湿重法测量脑水肿的优化方案为110℃ 9 h、90℃ 12 h、60℃ 15.5 h,为脑水肿的测定提供实验依据。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